电 话:0871-64118256
地 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气象路王家坝23号附楼3楼
传 真:0871-64118256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发展,中国的生态环境规划理念与时俱进,规划层级不断提升,规划体系不断优化,规划技术方法不断探索实践,生态环境规划的发展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系统谋划环境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我国当前的环境保护规划体系来看,环境保护体系还有待加强完善,环境管理部门在职责划分工作上还存在温淆现象,并在规划监督上各个部门存在交叉监管现象。同时,由于环节保护规划范围涉及十分广泛,使得环境保护体系出现了横向与纵向无法协调等问题,使得环境保护规划在正式实施时面临重重阻碍,无法达成统一协调。
关于各类规划的法律条文散落在我国《环境保》和各类环境要素污染控制的有关法律中,未明确规划得到审批后的法律地位,规划实施的强制性没有法律依据。此外,尽管目前规划在目标分解、责任压实和实施信息平台构建等方面做了一些实践工作,但整体上还存在“重规划编制、轻规划实施”的现象,大多数规划实施监督缺少有效抓手。
生态环境规划编制专业性较强,规划编制需要技术标准体系支撑。虽然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环保标准体系,但在规划技术方法、标准规范等方面,仅有关于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功能区划等技术指南,在规划目标指标制定、环境模拟与预测、规划方案优选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规范,主要依靠对其他领域(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三线一单”)技术导则的借鉴或者针对每一类生态环境规划发布的规划编制指南,导致规划编制技术方法、标准规范体系不连续,需要推动传统规划技术向多领域技术融合和全过程管理技术转变。
作为统一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其系统性决定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立足全局加以考量,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中,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地开展。需要在认识、尊重、顺应生态环境保护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地位,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倒逼、引导、优化和促进作用,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细化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制定国土空间规划之前,需要进一步考虑到生态、水、大气、土壤、海洋等各生态环境要素在功能、结构、承载、质量等方面的空间差异性,建立完善生态环境规划空间属性,夯实规划编制空间基础,强化规划的空间表达能力,将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和空间管控要求落实到相应空间单元,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放适应性评价提供前置条件,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指引和国土空间开发内容保持统筹衔接,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落实完成情况作为实施监督的重要内容。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切实执行的有效保障来自于监管机制,监管机制不仅能够保障环境保护规划工作得到全面落实,还能将在落实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上级部间,通过完善评估机制来逐步探讨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的可实时性与机率,使环境保护规划工作得到顺利进行。另外,我国在环境保护规划上需制定相应的问责制度,使各个环节保护规划执行部门能够明确相关责任与义务,加快环节保护规划方案的实施进度,杜绝妨碍保护规划执行行为,约束各个部门的不良行为,从而提高环境保护规划的整体执行力度。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未来规划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要加强规划设计中减污降碳领域技术方法体系研究,强化规划设计减污降碳理论前沿、标准规范、关键技术等研究,建议建立完善生态环境规划技术标准体系、规划编制审批、规划实施监督等方面的标准,逐步完善生态环境各要素所需技术方法的标准,加强社会经济环境等系统的综合影响分析,强化大数据、云计算、可视化等现代信息技术运用。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需要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和创新精神,我们应敢于担当,攻坚克难,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早日实现天蓝水净地绿的梦想,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增光添彩。
上一篇:2024-2029年中国环保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研究
下一篇:环保行业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