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话:0871-64118256
地 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气象路王家坝23号附楼3楼
传 真:0871-64118256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2021年1—3月全国地表水质量状况,遵义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国控断面)水环境质量优良。这是“十三五”以来,遵义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显著成效。持续全面落实“河长制”,紧盯突出环境问题抓实整改,都是遵义市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一直以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都是红色遵义的不变追求。
“现在乌江水清多了,都能看到水下好几米深!”说到乌江近年来的变化,余庆县大乌江镇乌江社区居民杨通全赞不绝口。杨通全居住在乌江南岸,对于这条从家门口流过的母亲河,他如数家珍。
全面拆除网箱,发展生态渔业,强化岸上治理,严堵污染源头……为保护母亲河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余庆县水中保护、岸上治理两手抓,打造出了保生态护乌江的亮眼模式。
“四在农家”发源地,美丽乡村一枝花。余庆山美水美,乌江画廊横贯东西。山地湖泊相映成趣,林海雾霭如诗如画。
在大生态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余庆县围绕生态强县的目标,以“大健康、大生态、大旅游”为建设主基调,种好“摇钱树”,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带动老百姓完成了资源变资本、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的转变,走出一条生态休闲经济富民的绿色发展之路。
从种茶到制茶,从茶文化到茶旅养生,再到省级高效农业园区、国家生态体育公园、中国第一骑游小镇、茶旅养生和商业的有机融合——余庆县松烟镇二龙茶旅基地,正在完美蝶变。
余庆人世世代代守护着这片山水,积极探索科学种茶之路,全县茶园面积达20余万亩,茶叶年产量6800吨、产值5.8亿元。
余庆“干净茶”也收获了众多荣誉:小叶苦丁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证明商标”,以“凤香苑翠芽”“飞龙湖白茶”等为代表的品牌,荣获“中茶杯”“中绿杯”等国内外金奖、银奖20余次,销售网络遍布上海、广州等全国大城市,余庆“干净茶”走出国门远销非洲、北美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并跻身“中国茶叶百强县”。
开门见山,推窗见景。走进位于余庆城区的都市第三地,只见清澈的河水倒映着两岸绿树与楼房,人们沿河边步道悠闲散步。这里俨然成了余庆的“后花园”,人们亲山近水的栖息地。
余庆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群山环抱下,“一河春水穿城过,一城繁华沿河建”,依乌江流域而成的山水体系,形成了余庆独特的水资源,集合浪漫田园都市第三地、河滨旅居农家生态度假区,建设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老林河省级森林公园、玉笏山市级森林公园、余庆河旅游景观带,打造集山水观光、水上运动、避暑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生态山水、湿地休闲旅游区。
近年来,遵义市播州区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目标,积极探索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播州区影山湖街道和平社区作为乡村振兴示范点之一,从5月份开始,影山湖街道对涉及辖区内和平社区渝黔快铁6公里范围段沿线两侧的垃圾乱堆乱放、散乱污染企业、村居环境脏乱等开展整治行动。
目前,共治理居民房屋环境卫生百余户;油化通村公路2公里;清理约10公里通组路边沟杂草垃圾约2400方;清除采石厂原遗留废旧设备200余套、挖除废旧办公楼1栋;清运建筑垃圾约5726方;清运21家企业搬迁后的垃圾约500方。
和平社区孙家湾组居民胡仁碧说,以前道路泥泞、垃圾乱堆乱放,脏乱差现象严重,经过整治后,大家的生活环境干净了。
“整治工作开始时并不顺利,群众和企业的意见不统一,反映问题多,广大党员干部经过入户走访、宣传,耐心地给群众讲解相关政策法规,让大家知道环境整治、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系社区发展、关系子孙后代。”和平社区部党总支冯远松说。
下一步,该街道将以党建为引领,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整治,建立长效机制,以生态宜居、通组入户路环境整治为重点,扩大范围开展“脏、乱、差、破、烂、丑”的综合整治。 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播州区把乡村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同时取得了明显成效。
播州区还持续推进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措施,区域性煤改气工程,全面淘汰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城区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改善。持续狠抓饮用水源地保护,对全区73个饮用水源全面实施“划、立、治”工作,建设硬隔离设施、围网24477米、标识标牌480块,关停保护区内原有养殖户240余户;对全区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全面治理蚂蚁河、忠庄河等河流,建成土寨等城镇污水处理厂等22座污水处理厂并已全部投入运行,建成生活污水收集管网约250公里,可日收集处理生活污水13.88万吨,出水达到一级A标排放。
此外,播州区还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着力实施循环化综合利用,推动工业绿色发展。通过生态产业发展,切实加快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扎实推进全域生态旅游建设,努力实现生态质量持续改善和提升。
森林覆盖率达63.77%,146.27万亩公益林郁郁葱葱,新增耕地5400亩,耕地保有量达7.18万公顷;2020年底,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6%,综合指数降到了1.97;县城区及乡镇20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水源地、4个万人千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
在这数字的背后,是正安县近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所付出的努力,也是向66万名正安人民交出的一份“生态”答卷。
“十三五”以来,正安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优化生态空间格局,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妥善处理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锲而不舍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据了解,该县芙蓉江镇马河村、市坪乡覃家湾等地,由于住居人口相对集中,生活污水多,农村生产生活垃圾乱丢现象严重,部分生活污水、生产垃圾排入明沟或暗渠,有的就近排入溪、河及湖泊。
由于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导致沟渠、池塘的水质发黑变臭,蚊虫滋生,这不仅影响村民人居环境,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还会造成河流、湖泊、地表和地下水污染。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提升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和“生活满意度”,成了正安县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碰到的一道“必答题”。
“要解决那些乱象,首先得完善基础设施问题。”据市生态环境局正安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争取中央项目资金对河道进行工程治理,修建污水处理站、在河底铺设污水收集管网,截污工程实施后,沿岸居民排出的生活污水全部接入污水管网,有效净化河流水质。同时,通过与其他大小河道一起,全面落实“河长制”。
近年来,为了使城乡居民共享生态宜居环境,正安县全面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十三五”期间前后投资5300万元,建成国家一级标准的县乡镇村垃圾收运系统,分别建成镇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18座,配备环境保洁员945名、垃圾运输车500余辆,建成垃圾池(房)3349座,“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统筹处理体系逐步形成,农村面貌明显改善。
近日,笔者走进市坪乡龙坪村看到,一幢幢干净明亮的农家小院掩映在绿荫里,一条条宽敞整洁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村民覃志顺说:“这几年来,我们的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生态旅游、生态产业让我们致富的信心更强了。”
此前,龙坪村环境脏、乱、差,村里没什么产业,群众思想观念也比较落后。“现在就不一样了,大家积极肯干,村里面貌焕然一新,我们村对面就是桃花源记景区,漂亮着呢。”覃志顺笑呵呵地说。
在龙坪村村支“两委”的支持下,覃家组不仅打造了民族文化广场,还成立了合作社,办起了乡村旅居,壮大村集体经济。如今,覃家组有37家集吃、住、游、玩于一体的乡村旅馆。
农家乐,乐农家。近年来,正安县把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引领县域经济加速转型、提速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先后开发了九道水国家森林公园、桴焉镇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观,以尹珍务本堂的人文景观和桃花源4A级景区,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最有利的“靠山”。
7月6日,在湄潭县落花屯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基地里,无人机在茶园上方盘旋穿梭实施飞防作业,防治病虫害。 (湄潭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湄潭县大力实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工作,加快形成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鼓足群众“钱包”,增强农村“造血”功能,成为“产业兴旺”的现代乡村样板。
7月6日,在湄潭县落花屯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基地里,几架无人机在茶园上方盘旋穿梭实施飞防作业,防治病虫害。
落花屯茶叶专业合作社坐落在湄潭县兴隆镇,2014年被授予“国家级示范社”,今年5月,落花屯公司引进了植保无人机技术,对茶叶、高粱、烤烟、辣椒、水果等开展飞防统治,面积已达8万余亩,遍布仁怀、凤冈、余庆、石阡、思南等地。
“上个月我们村近5000亩茶园全部交由落花屯合作社来进行无人机飞防统治,仅用了5天时间。茶农们都无不称赞,机械化操作就是好,不但节约了人力,还节省了时间,防治效果还非常好。”龙凤村党支部伍荣明说。
据介绍,每台无人机一天的作业面达400亩左右,工作效率是人工的40余倍,无人机飞防相较于传统作业方式浪费更少,喷洒更加均匀,生产成本更低,由于无人机飞防方式是无接触式的,所以安全性很高,病虫害防治效果也更好。
“我们目前有4台无人机,飞防队伍有9人,下一步我们将加大飞防人员队伍,搞好专业培训。同时,采购川崎公司生产的架层式采茶机对茶叶进行采收,达到节约人力、增加效率的目的。”落花屯茶叶合作社负责人彭忠说。
今年5月,落花屯合作社同步引进了30万级GMP车间,车间里全程可视化参数控制,采用5G技术综合运用进行远程控制,真正实现“干净”“清洁”“无尘”车间全自动生产流程,每天可生产茶叶原料10万吨。
落花屯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兴隆镇政府的支持,兴隆镇依托茶园特色优势资源,强化创新引领,聚集资源要素,采取“公司+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寨长+茶管员+农户”模式,实现“三统一”,打造融“文化、生态、地域、旅游”四大品牌生产示范基地,构建现代乡村茶叶产业体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下一步,兴隆镇将进行茶园统一流转、统一管理,实现全覆盖。纵深打造产业一体化、茶园管理科技化、生产加工无尘化、销售价格透明化的新型现代化茶叶产业小镇,真正实现以茶兴农。”兴隆镇镇长兰新彬说。(蒋洪飞 潘树涛 杨伦丽 王林爱 王 丹灵)
上一篇:随县广泛开展环境日宣传活动
下一篇:通信网络电子技术